阿米巴性阴道炎

阿米巴性阴道炎

概述:阿米巴性阴道炎(amebic vaginitis)多由阿米巴病原体随大便排出后直接感染外阴或阴道。阿米巴病原体直接侵犯阴道者较少,但如全身情况差或阴道黏膜上皮细胞有损伤时阿米巴滋养体可侵入损伤部位引起炎症。原虫侵入阴道黏膜后依靠其伪足及其分泌的组织溶解酶造成黏膜坏死,形成溃疡。机体抵抗力低的患者病变还可侵犯至外阴、子宫颈及子宫内膜发生炎症。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本病发病较少。滋养体抵抗力很弱,在胃酸中即被杀死。包囊抵抗力强,在普通水中存活5周,在土壤里存活8天以上,但不耐热,加热50℃几分钟即死亡。病人含有包囊的粪便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消化道。

病因

病因:饮用了被包囊污染的水和食物即可被感染,感染阿米巴后并非全部发病,根据机体抵抗力高低、滋养体数量及虫株的毒力而决定发病与否。生殖道的阿米巴大多数来自自体肠道中的滋养体,极少数是通过性接触传染。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对人体有致病力的阿米巴原虫是溶组织阿米巴,它的生活周期有两期,滋养体期和包囊期,滋养体可致机体组织损伤,包囊则致机体与机体之间的感染,人与动物之间很少引起感染。阿米巴侵入生殖道黏膜后,靠其所分泌的组织溶解酶,溶解周围组织使黏膜损伤,溃疡形成,毒力强的虫株还可侵入黏膜下组织。故而引起的溃疡较大,较深,愈后常留瘢痕。病灶局部充满着黄棕色坏死物质及细胞碎片、黏液、红细胞及白细胞。病灶周围还有淋巴细胞及少数浆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有多量阴道分泌物,呈血性、浆液性或黄色黏液脓性,具有腥味,外阴、阴道因分泌物的刺激而有疼痛或痒感。检查可见阴道壁有大小不等的溃疡。形成溃疡时,溃疡周围边缘隆起,似火山口样,表面有坏死物覆盖,溃疡可散在或融合成片,常可波及宫颈,宫颈表面有溃疡形成,易误诊为宫颈癌。基底呈现黄色坏死碎片,易出血,有的病例由于阴道或宫颈结缔组织反应明显,呈肿瘤样增生,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或结核。外阴发生溃疡时,会有很强的刺痛感。

并发症

并发症:宫颈、外阴溃疡,子宫内膜感染。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直接镜下观察  用阴道分泌物的生理盐水湿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2.阴道及宫颈分泌物作阿米巴原虫培养  培养法:临床高度怀疑,而上两法均阴性者可取阴道及宫颈分泌物作培养,但阿米巴培养要求条件较高,技术较复杂,一般医院做起来较困难。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活检:在溃疡边缘取活组织作病理切片,可见到阿米巴滋养体。

诊断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有腹泻痢疾的病史,注意观察典型症状阴道有溃疡,也可作出诊断。确诊按涂片检查找到阿米巴滋养体;阴道溃疡做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找到阿米巴原虫。如这2项皆为阴性,可进一步培养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梅毒,淋巴肉芽肿,癌和结核鉴别。

治疗

治疗:确诊本病后以全身用药治疗为主。
    1.全身治疗
    (1)甲硝唑(灭滴灵):0.2~0.4g,3次/d,10~14天为1个疗程,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毒性小,疗效高,本药口服后有效血浓度可维持12h。
    (2)替硝唑:本品为抗阿米巴药,用量每次500mg,口服,4次/d,3天为1个疗程。服药后会发生一过性白细胞减少。
    (3)奥硝唑(又称氯醇硝唑):对肠内、肠外阿米巴疾病均有效,孕期禁用,口服每次500mg,4次/d,3天为1个疗程。
    (4)盐酸依米丁(吐根碱):对阿米巴滋养体的杀灭作用最强,能干扰阿米巴原虫的分裂与繁殖,但不能杀灭包囊,故不能消灭其传播感染的能力。口服后常引起恶心、呕吐,故多用深部肌内注射,1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d,分2次肌肉深部注射,连用6~9天为1疗程,重复治疗要在20~30天以后。本药毒性大,排泄缓慢,易发生蓄积中毒,对老、弱、孕妇、婴儿,以及重症心、肾、肝疾病者不宜使用。
    (5)氯喹宁(chloroquine):每天0.6g分2次服,连服2天后改为0.3mg,1次/d,2~3周为1个疗程。服药后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作用。
    (6)二氯尼特:本品又称安特酰胺,能直接杀灭阿米巴原虫,对肠内、外阿米巴均有效,可与依米丁(吐根碱)或氯喹合用。口服,3次/d,每次500mg,10天为1个疗程。
    (7)雅胆子(functus bruceae):对急性阿米巴有效,也可用于慢性患者及带菌者,口服雅胆子10~15粒,3次/d,7天为1疗程。
    2.局部治疗
    (1)用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阴道后,置甲硝唑泡腾片于阴道内,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2)用1%乳酸冲洗后擦干,上甲硝唑(灭滴灵)200mg,1枚/d,7~10天为1个疗程。
    (3)用雅胆子制成粉剂及栓剂植入阴道,1次/d,7~10天为1个疗程。

预后

预后:经过系统治疗,可治愈。

预防

预防: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增强机体抵抗力。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